GRC 构件质量:确保 GRC 构件表面平整、无裂缝、麻面等缺陷。构件强度需符合设计要求,其尺寸偏差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,例如长度偏差控制在 ±5mm,厚度偏差 ±3mm 等
1、材料准备与检查
GRC 构件质量:确保 GRC 构件表面平整、无裂缝、麻面等缺陷。构件强度需符合设计要求,其尺寸偏差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,例如长度偏差控制在 ±5mm,厚度偏差 ±3mm 等 。购买时要查看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,从正规厂家采购。
连接件质量:连接件通常采用不锈钢材质,防止生锈影响连接强度。其规格和型号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选用,例如角钢连接件的厚度不应小于 4mm,且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。进场时检查连接件的外观,不应有变形、生锈等情况。
密封材料:密封胶需具备良好的耐候性、防水性和粘结性。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,在使用前检查其有效期,过期的密封胶不能使用。密封胶的颜色应与幕墙整体色调协调,例如对于浅色幕墙,可选用透明或浅色系密封胶。
2、安装前期准备
测量放线:使用专业测量仪器,如全站仪等,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进行精确测量。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幕墙的安装位置,放出水平和垂直控制线,误差控制在 ±3mm 以内。测量结果需详细记录,对于结构偏差超出允许范围的部位,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,制定整改方案。
基层处理:清理主体结构表面的灰尘、油污等杂物,确保基层平整、干燥。对于不平整的部位,采用水泥砂浆或其他合适材料进行找平处理。在基层上弹出 GRC 构件的安装位置线,以便准确安装。
搭设脚手架:脚手架应牢固稳定,满足施工人员操作和材料堆放的需求。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应超过幕墙安装高度 1.5m 以上,脚手板应满铺且固定牢固,周围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网,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。
3、安装过程要点
构件安装:按照从下往上、先主后次的顺序安装 GRC 构件。使用专用吊具将构件吊运至安装位置,通过连接件与主体结构连接,确保连接牢固。安装过程中,及时调整构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,使用靠尺、水平仪等工具进行测量,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。相邻构件之间的拼接缝隙应均匀一致,宽度控制在 3 - 5mm。
焊接与固定:连接件与主体结构、GRC 构件之间的焊接应牢固可靠。焊接前清理焊接部位的油污、铁锈等杂质,焊接后及时清理焊渣,并进行防锈处理。对于螺栓连接,要确保螺栓拧紧,扭矩符合设计要求,防止松动。在焊接和固定过程中,注意保护构件表面,避免损伤。
防水处理:在 GRC 构件拼接缝处、与主体结构交接处等部位进行防水处理。先在缝隙内填充泡沫棒,然后打密封胶,密封胶应饱满、均匀,表面光滑。对于窗台、女儿墙等易积水部位,要设置滴水线,防止雨水倒流。
防雷连接:GRC 幕墙应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防雷系统可靠连接。使用镀锌扁钢或圆钢等防雷材料,将幕墙的防雷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防雷引下线进行焊接,焊接长度不小于 100mm,且双面焊接。确保防雷连接的电气通路畅通,测试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。
4、质量检查与验收
外观检查:检查 GRC 幕墙的整体外观,表面应平整、光滑,色泽均匀,无明显色差。构件之间的拼接缝应整齐美观,密封胶表面应光滑、无气泡、开裂等缺陷。
尺寸偏差检查:使用钢尺、靠尺等工具,检查幕墙的安装尺寸偏差。包括幕墙的垂直度、水平度、相邻构件的高低差等,偏差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。例如幕墙垂直度每层偏差不超过 3mm,全高偏差不超过 15mm。
连接质量检查:检查连接件与主体结构、GRC 构件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,焊接部位是否有虚焊、漏焊等情况。采用扳手检查螺栓连接的紧固程度,对于松动的螺栓及时拧紧。
防水性能检查:在幕墙表面淋水试验,检查拼接缝、与主体结构交接处等部位是否有渗漏现象。淋水时间不少于 2 小时,观察有无水珠渗出,确保防水效果符合要求。
验收资料整理:收集整理 GRC 幕墙安装过程中的各种资料,包括材料质量证明文件、施工记录、检验报告、验收记录等。资料应真实、完整,便于追溯和存档。